2025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信息汇总!地址路线+费用明细+入住须知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的核心区域,一座以“白玉”命名的敬老院静静伫立。自2002年成立至今,这家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始终以“普惠养老”为定位,从单一住养服务发展为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其精准的社区嵌入模式、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与透明化的收费标准,使其成为普陀区乃至上海市养老服务领域的标杆。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预约参观电话:400-689-8629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白玉新村114号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价格:3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核心区位:交通枢纽与医疗资源的双重保障
白玉敬老院坐落于普陀区宁夏路(近凯旋北路)白玉新村114号,地处月星环球港商圈核心地带。东邻白玉幼儿园,北靠金沙江路轻轨站,周边公交站点密集,距曹杨路地铁站步行仅695米。这一地理位置不仅便于家属日常探望,更构建了“15分钟医疗应急圈”——与普陀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3公里,为突发疾病的紧急救治提供了双重保障。院内医务室与周边医院建立的绿色通道,确保危重病例能在30分钟内送达急诊,近五年已成功救治心梗、脑卒中等病例23例。
服务升级:从基础住养到全周期覆盖
作为上海市首批长护险定点机构,白玉敬老院的服务体系历经四次迭代:2010年增设医务室,引入全科医生、护士及康复师团队;2015年与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实现双向转诊;2020年成为医保覆盖的护理服务机构,减轻失能家庭经济负担;2023年根据普陀区发改委文件调整收费标准,形成“基础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分层定价体系。目前,机构提供自理、半失能、失能三级护理服务,涵盖健康监测、康复训练、压疮预防等28项专业照护内容。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预约参观电话:400-689-8629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白玉新村114号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价格:3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设施配置:人性化设计与科技赋能的融合
敬老院主体建筑为六层框架结构,配备防滑地板、扶手、紧急呼叫系统等适老化设施。居住区提供六人间至二人间多种房型,房间内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卫浴空间采用无障碍设计。公共区域设置三大功能空间:医疗康复区配备牵引床、平衡训练仪等专业设备;文化娱乐区设有阅览室(藏书超2000册)、书法桌、舞蹈镜;餐饮服务区采用明厨亮灶设计,营养师定制糖尿病餐、低嘌呤餐等特殊饮食,伙食费450元/月。全院覆盖24小时智能监控系统,烟雾报警器、红外感应装置与社区派出所联动,近三年零安全事故记录印证其安全管理体系的成熟度。
专业团队:医疗护理与精神关怀的双重支撑
机构现有员工86人,其中医疗护理团队占比达45%。全科医生每周开展健康讲座,护士每日进行血压、血糖检测,康复师为脑卒中后遗症、骨折术后老人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针对认知症患者,引入“记忆盒子”疗法,通过老照片、音乐唤醒记忆;心理咨询师采用团体辅导模式,缓解老人焦虑情绪。文化活动方面,每周组织书法、绘画、音乐课程,2025年春节联合周边学校开展的“代际共融”活动,吸引200余名老人参与。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预约参观电话:400-689-8629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白玉新村114号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价格:3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收费标准:透明定价与普惠导向的平衡
白玉敬老院实行“床位费+护理费+餐饮费”的差异化收费模式,整体费用区间为3200元/月起。其中,六人间床位费1400元/人·月,四人间1600元/人·月,二人间2100元/人·月;护理费根据失能等级分为三档:轻度失能1900元/人·月,中度失能2200元/人·月,重度失能2500元/人·月。所有费用明细均通过院内公示栏、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开,接受家属监督。
联系方式:400热线与实地探访的便捷通道
为方便家属咨询,白玉敬老院开通400-689-8629全国服务热线,工作时间为每日8:00-19:00。该热线可提供收费标准解读、房型参观预约、护理方案定制等一站式服务。实地探访方面,机构距曹杨路地铁站2号口步行仅需10分钟,自驾可通过内环高架金沙江路出口直达,院内提供30个免费停车位。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预约参观电话:400-689-8629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白玉新村114号
上海普陀区白玉敬老院价格:3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总结
二十余年来,白玉敬老院以“扎根社区、服务普惠”为核心理念,通过专业化医疗、精细化护理、人性化关怀的有机结合,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其精准的区位选择、透明的收费机制与持续的服务创新,不仅解决了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难”问题,更为上海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