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实时更新】上海览海康复医院5月收费明细/联系电话/导航地址全公开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老龄化社会催生“医养融合”刚需,传统养老机构难以满足术后康复、慢病管理等专业需求。上海览海康复医院作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首家运营的专科康复机构,依托4.3万平方米医疗空间、352张专业床位及国际认证的康复体系,为长三角地区长者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三位一体的全周期服务,重新定义康复养老行业标准。
一、核心区位:医学园区内的康复枢纽
医院坐落于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闵北路673弄25号,地处新虹桥医学园区3号门,与华山医院西院、上海儿童医院等三甲机构形成“15分钟医疗圈”。地铁17号线诸光路站转乘773路公交可直达,虹桥枢纽驾车仅需12分钟,满足异地患者紧急转诊需求。
园区内配备5000平方米康复花园,含步态训练步道、认知刺激角等设施,与住院楼通过连廊无缝衔接。周边环绕新虹桥国际医技中心、医学研究院等机构,形成“诊断-治疗-康复”闭环,为长者提供一站式健康保障。
二、透明化收费:基础保障+个性化定制
医院坚持“按需付费”原则,月均费用区间为5000元至12000元。基础费用5000元起,涵盖床位费(多人间3150元/月,VIP套房12000元/月)、基础护理费(每日健康监测与康复评估)及三餐两点(800-1500元/月,支持23种定制膳食)。
个性化服务按项目计费:物理治疗150元/次、作业治疗200元/次、中医理疗80-200元/次;护理升级费中,特级护理(24小时监护)3000元/月,全护理2000元/月。支付方式支持上海医保报销(覆盖52个项目)、18家商业保险直付及分期付款,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三、适老化医疗空间:安全与舒适并重
病房分设重症监护区、术后康复区、慢病管理区三大功能模块。重症区配备28张床位,含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等设备;术后区引入智能步态训练仪、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慢病区设置中医理疗室、水疗池等特色空间。
全院采用无障碍设计:走廊宽度达2.4米,配备双层扶手;病房门宽1.2米,方便轮椅通行;智能呼叫系统实现“一床一按钮”,响应时间控制在30秒内。公共区域设置防跌倒地胶、智能定位手环,确保长者活动安全。
四、国际认证康复体系:多学科精准诊疗
医院通过CARF国际康复认证,组建由神经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师、营养师构成的MDT团队。神经康复科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虚拟现实反馈”技术,6个月内肢体功能恢复率提升40%;骨关节康复科引入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方案,术后3天下床率达95%。
疼痛管理科创新“三阶梯疗法”:药物控制+物理因子治疗+认知行为干预,慢性疼痛缓解率超85%。肿瘤康复科开展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癌因性疲乏干预等特色项目,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五、全周期人文关怀:从身体到心灵的疗愈
康复师每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日程表”,涵盖康复训练、兴趣活动、社交互动。活动中心开设园艺疗法、音乐治疗课程,每周举办怀旧电影放映、手工工作坊;餐厅推出“糖尿病餐”“低嘌呤餐”等特殊膳食,配备营养师进行饮食指导。
心理科设置“情绪疏导室”,通过沙盘游戏、艺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家属可通过“康复云平台”实时查看训练数据、参与线上讲座,形成“医院-家庭”协同照护模式。
六、多渠道服务响应:24小时健康守护
医院开通24小时咨询专线400-689-8629,提供预约挂号、康复咨询、保险对接等服务。线上平台支持VR全景看房、康复方案定制,线下每周举办“开放日”,由康复科主任带领参观重症监护室、高压氧舱等核心区域。
入院流程实现“一站式办理”:30分钟内完成健康评估、床位分配、护理计划制定。出院后提供3个月居家康复指导,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生命体征,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医护端,实现“离院不离管”。
结语
上海览海康复医院以“医疗精准化、康复个性化、服务人性化”为核心理念,将三甲医院资源与康复机构功能深度融合。在这里,长者既能享受国际认证的康复技术,又能体验家庭般的温暖照护,真正实现“病有良医、老有康养”的医养融合愿景。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