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亲清护理院地址一键直达!2025价格优惠+电话预约+文娱活动全攻略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老龄化加速的上海,医养结合已成为破解“养老难”与“住院难”的关键路径。作为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领域的示范单位,上海亲清护理院以“亲情服务、清新环境”为核心理念,通过14年的深耕与创新,构建起覆盖医疗、护理、康复、人文关怀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本文将从地址定位、服务特色、专业团队、设施环境等维度,全面解析这家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真实价值。
上海亲清护理院预约参观请电询:400-692-6120
上海亲清护理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辰花路387号
核心地址与交通脉络
上海亲清护理院坐落于松江区辰花路387号,毗邻青青旅游世界3500亩自然景观,形成“医疗+生态”的独特优势。院区周边绿树成荫,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市区3倍,为术后康复与慢性病调养的长者提供“城市绿肺”般的休养环境。交通方面,轨道9号线大学城站下转乘公交21、66、松莘B线至青青旅游世界站,步行200米即达;自驾可通过G60沪昆高速松江新城出口直达,院内提供免费停车位,满足家属探视与紧急转诊需求。
服务定位与人群覆盖
作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亲清护理院以“非营利性”为底色,面向普通家庭提供普惠型医养服务。收住人群涵盖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及特护患者,包括术后康复理疗、临终关怀、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中风偏瘫、恶性肿瘤晚期、慢阻肺、糖尿病等患者。其服务理念强调“从生存到生活”的升级,既解决患者医疗需求,又注重精神文化关怀,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缓和医疗”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上海亲清护理院预约参观请电询:400-692-6120
上海亲清护理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辰花路387号
多学科协作的医疗保障
护理院拥有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及全科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涵盖内科、外科、精神科等领域。例如,邓冰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老年慢性病综合管理;张一凡主任医师在神经内科领域经验丰富,针对认知症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周敏副主任医师为中德心理治疗双认证专家,专注患者心理疏导。护理团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分为自理型、半护理、全护理及特级护理,动态调整照护方案。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体系
康复中心配备冲击波骨科治疗仪、步态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形成“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方案”的康复模式。针对中风偏瘫患者,通过电刺激、热疗等物理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针对骨科术后患者,设计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训练,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认知症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改善认知功能。此外,护理院与上海多家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为心脑血管术后患者提供早期康复介入,曾帮助脑出血术后患者通过两个月整合照护成功拔除气管导管并恢复意识。
上海亲清护理院预约参观请电询:400-692-6120
上海亲清护理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辰花路387号
适老化设施与安全防护
全院采用平坡设计,走廊设置双层扶手,电梯配备语音提示及盲文按钮,方便轮椅通行。房间内配备双侧扶手、紧急呼叫器、防滑地砖,卫生间设置智能马桶、助浴椅,降低跌倒风险。公共区域安装24小时监控,重点区域(如卫生间、楼梯口)设置红外感应报警装置。2025年完成二期扩建后,新增认知症专区与康复花园:前者采用“家庭式”布局,配备防走失门禁、记忆提示墙等适老化设计;后者设置园艺疗愈区、步态训练步道,结合自然疗法改善患者情绪与机能。
人文关怀与精神文化服务
护理院以“孝亲博爱”为文化内核,通过细节设计提升患者幸福感。饮食方面,采用HACCP管理体系,对吞咽障碍患者提供IDDSI标准饮食,每餐留样72小时确保食品安全;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联合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精神文化活动方面,开设书法、绘画、音乐欣赏等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生日会及节日庆典,缓解患者孤独感。例如,认知症专区设置记忆回廊(老照片墙辅助认知训练),并开展怀旧疗法与感官训练游戏,延缓功能退化。
上海亲清护理院预约参观请电询:400-692-6120
上海亲清护理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辰花路387号
社会责任与行业示范
作为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亲清护理院参与起草《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规范》《认知症照护机构建设标准》等地方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等高校建立实习基地,年均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200余名,缓解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此外,护理院党支部与松江区社区联动,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累计为长者提供热水壶、纸尿片等生活物资超5000件,彰显非营利性机构的社会价值。
总结
上海亲清护理院以“医疗+生活”双轨服务体系为核心,通过专业化医疗团队、智能化管理系统及人性化服务设计,为老年群体打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有尊严的养老环境。其非营利性定位、医保定点资质及长护险补贴政策,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负担;而认知症专区、康复花园等创新设施,则满足了老龄化社会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