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康养结合!松江厚德养老院10月最新收费体系/地址定位/联系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松江厚德养老院:生态与人文交织的养老典范
在长三角地区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为老年人打造兼具品质与温度的养老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的松江厚德养老院,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定位与人文关怀体系,成为区域内备受认可的养老标杆。这家以“自然共生、人文滋养”为核心理念的机构,通过空间设计、服务模式与社区互动的创新,为老年人构建了一个“离尘不离城”的幸福家园。本文将从机构背景、地址指南、咨询热线、服务模式、设施环境、收费标准等维度展开详细解析,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家庭提供全面参考。
松江厚德养老院电话:400-692-6120
松江厚德养老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五厍支路27号
松江厚德养老院价格:47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生态基底:黄浦江畔的天然氧吧
松江厚德养老院坐落于黄浦江上游生态涵养区核心地带,毗邻泖港湿地公园与水源保护区。这里PM2.5年均浓度长期低于30μg/m³,绿化覆盖率超70%,稻田、果园与湿地交织,形成“湿地-农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被誉为“园林式养老院”。
机构总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规划床位150张,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及三人间。所有房间采用南北通透设计,配备独立卫生间、地暖系统、紧急呼叫装置及可调节护理床,部分房型增设阳台与小厨房,兼顾私密性与居家感。公共区域包括2000平方米康复花园、独立厨房食堂、老年活动中心、佛堂与阳光房,满足运动、社交与精神需求。
生态设计贯穿细节:中央庭院设有太极广场与健身步道,康复花园内种植中草药与芳香植物,形成可观、可游、可疗愈的生态空间;建筑布局采用江南园林“借景”手法,单人间与双人间均配备全景落地窗,将田园风光引入室内;防滑地砖、无障碍通道、圆角家具等适老化设计降低跌倒风险,智能夜灯与地暖系统保障夜间安全与冬季舒适。
松江厚德养老院电话:400-692-6120
松江厚德养老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五厍支路27号
松江厚德养老院价格:47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人文滋养:代际融合与价值延续的实践
松江厚德养老院深谙“养老不仅是照顾,更是赋能”的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与代际互动项目,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参与与自我价值重建。
文化活动空间:院内设静思书苑(藏书3000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与银龄创客空间。定期开设书法、国画、智能手机应用等课程,邀请老人担任剪纸、竹编等非遗技艺导师,向青少年传授传统手工艺。与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共建德育基地,开展“银龄讲堂”活动,住户向青少年讲述历史故事;设立“祖孙互动日”,邀请周边幼儿园儿童与长者共度节日,增强社会联系。
心理关怀体系:构建“活动+社交+心理支持”三维模式。每月举办人生故事会、跨代际读书沙龙,鼓励老人分享人生经验;设立“厚德时间银行”,低龄老人协助高龄老人可累积服务时长,兑换生活用品或健康检查;专业社工团队通过定期访谈与情绪干预,帮助老人缓解孤独感。
田园疗愈项目:规划3亩“长者菜园”,老人可参与蔬菜种植、果树养护等田园活动,收获成果用于社区食堂或赠送家属。农庄内设休闲步道、垂钓池及观鸟台,定期组织采摘节、钓鱼比赛等活动,结合园艺疗法延缓认知衰退。
松江厚德养老院电话:400-692-6120
松江厚德养老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五厍支路27号
松江厚德养老院价格:47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智慧管理:科技赋能安全与效率
松江厚德养老院引入智能化设备与系统,实现24小时安全守护与透明化服务。
生命体征监测:全院覆盖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系统(误报率低于0.02%),实时上传心率、呼吸等数据至家属端APP,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房间内配置智能温控设备、低反光卧室门及夜间感应灯,降低视觉干扰与跌倒风险;公共区域覆盖200余个高清摄像头,电子围栏防走失系统为认知症长者提供安全保障。
家属互动平台:通过专属APP,家属可实时查看每日菜单、烹饪过程及健康数据,增强服务透明度;支持在线预约参观、健康评估与活动报名,提升服务便捷性。
社区联动模式:与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医生每日巡诊;开通松江区中心医院绿色通道,支持专家会诊与转诊服务。开设“记忆咖啡馆”,邀请认知症老人担任服务生,通过职业训练延缓病情发展;与联华超市、社区药房建立绿色通道,实现生活物资与药品的快速配送。
松江厚德养老院电话:400-692-6120
松江厚德养老院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五厍支路27号
松江厚德养老院价格:47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总结:重新定义养老的生活美学
松江厚德养老院的成功,源于其对“养老本质”的深刻理解——养老不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更是通过环境营造、服务设计与社区互动,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全面幸福。其生态基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既回应了城市化进程中老年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又通过代际融合与社会参与,打破了传统养老的孤立状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