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之选!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咨询热线+特色服务收费+参观地址导航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二十年深耕的公办养老典范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凭借其二十余年的深耕与积淀,成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标杆。作为徐汇区民政局主管的公办非营利性机构,它以“公益属性”与“专业服务”的兼容性,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周边社区乃至上海市的长者提供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图景。本文将从机构背景、运营模式、服务体系、地理位置、预约详询、收费标准、设施环境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家庭提供全面参考。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电话:400-689-8629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城路651弄65号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价格:4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一、历史沿革:从社区服务点到公办养老标杆
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的起点可追溯至2001年10月25日,其前身是长桥街道为满足社区养老需求而设立的简易服务点。2003年,在徐汇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机构正式注册为公办养老机构,选址于罗城路651弄65号,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5平方米,绿化率达40%。这一时期,机构以“基础生活照料”为核心,逐步完善硬件设施与服务流程,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后,随着上海老龄化加速,敬老院迎来功能升级的关键期。2015年,机构通过标准化改造,成为徐汇区首批“四级养老机构”,并引入医联体合作模式,与徐汇区中心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通道”。2020年,敬老院启动智慧养老项目,在房间内安装智能监测设备,通过床垫传感器实时监测老人心率、呼吸等数据,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至护理站,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截至2025年,敬老院已运营22年,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超3万人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示范养老机构”“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在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监测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其服务质量和公信力得到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
二、区位与环境:社区融合的“嵌入式养老空间”
1. 核心地段的便利性
敬老院坐落于徐汇区长桥街道核心区域,毗邻上海植物园,周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越。机构距上海南站地铁站(1号线)步行仅984米,周边公交957路、111路等线路密集,方便家属探望及老人出行。敬老院与徐汇区中心医院、大华医院、第八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形成“15分钟医疗圈”,为老人突发健康问题提供快速响应保障。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电话:400-689-8629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城路651弄65号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价格:4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2. 适老化设计的细节
院内布局科学,分为南区生活区与北区活动区,通过连廊设计实现无风雨通行。所有房间朝南,面积15-30平方米,配备独立卫生间、空调、有线电视及紧急呼叫系统。床位采用智能控制设计,老人可通过遥控器调节起坐角度;卫生间安装扶手、防滑地砖及恒温花洒,降低跌倒风险。公共区域地面采用防滑材料,走廊宽度达1.8米,浴室配备助浴椅及防滑垫,夜间每1小时巡查一次,安全设计贯穿每个细节。
3. 社区融合的开放模式
作为徐汇区首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敬老院打破传统机构“围墙式”管理,探索“机构+社区+居家”融合模式。院内小花园定期向居民开放,食堂提供助餐服务,康复设备可供周边老人预约使用。2025年8月,机构与长桥街道第二敬老院联合举办“颐养集市”,展示家庭照护床位、脑波睡眠评估等智慧养老产品,推动养老资源下沉社区。
三、服务模式:从生活照料到深度医养结合
1. 分层定价的透明收费体系
敬老院收费根据护理等级及房型差异设定,起价为3200元/月,具体如下:
自理型老人:选择四人间或六人间,费用约3200-4000元/月,含基础住宿、三餐及日常照料;
半自理型老人:选择双人间或单人间,增加协助进餐、穿衣等服务,费用约4500-5500元/月;
全护理型老人:24小时专人照护,含翻身、喂食、康复训练等,费用约6000-7200元/月。
所有费用包含房费、护理费、餐饮费及基础娱乐活动,无额外附加收费。机构与徐汇区民政局合作,为低保、特困老人提供补贴,确保普惠性服务的可及性。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电话:400-689-8629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城路651弄65号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价格:4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2. 医养结合的健康保障
内设医疗机构:敬老院内设医务室,配备3名全科医生及5名护士,提供慢性病管理、伤口换药、急救处置等服务。与徐汇区中心医院建立医联体,每周有专家坐诊查房,并开通互联网医院就诊通道,老人可通过智能终端与三甲医院医生视频问诊。
失能照护:针对卧床老人,采用“1名护士+2名护理员”团队模式,制定翻身计划预防压疮,并通过音乐疗法、感官刺激等改善认知功能。康复室配备电动起立床、平衡训练仪等设备,由专业康复师为脑中风、骨折术后老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2024年数据显示,机构内失能老人压疮发生率低于1%,康复有效率达85%。
营养膳食:营养师根据老人健康状况设计食谱,糖尿病餐、低嘌呤餐等特殊膳食占比超30%,每日提供三餐两点,食材溯源可查。食堂引入智能点餐系统,老人可通过床头终端自主选择菜品,家属也可通过APP查看每日菜单。
3. 精神文化与认知照护
文娱活动:机构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及室外健身区,每日组织健身操、书法绘画课程,每周举办社区影院观影、超市采购活动,每月开展生日会与节日联欢会。2025年“政府开放月”期间,敬老院举办认知障碍科普宣教、蛋挞烘焙体验等活动,吸引周边居民参与,促进代际交流。
认知症友好环境:设置怀旧疗法专区,陈列老式收音机、搪瓷杯等物件,通过场景重现刺激长者记忆;开展音乐疗法、手工陶艺等非药物干预活动,延缓认知衰退。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为抑郁、焦虑老人提供心理疏导。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电话:400-689-8629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城路651弄65号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价格:4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四、创新探索: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长桥经验”
1. 智慧养老的升级应用
2025年,敬老院完成智慧养老二期改造,引入AI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老人跌倒、徘徊等异常行为,并自动推送警报至护理站。同时,机构为每位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血压、血氧等数据,并与电子健康档案联动,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 “时间银行”与志愿服务
敬老院与长桥街道社区学校合作,推出“时间银行”项目,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陪伴、助餐等服务,服务时长可兑换未来养老服务或社区礼品。2025年上半年,已有120名老人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
3. 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
机构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发“记忆拼图”“感官训练盒”等认知症干预工具,并在周边社区推广。同时,培训社区志愿者掌握基础认知症照护技能,形成“机构-社区-家庭”三级防护网络。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电话:400-689-8629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城路651弄65号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罗城路)价格:42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总结:公办养老机构的“普惠性”与“专业性”平衡
徐汇区长桥街道敬老院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印证了公办养老机构在老龄化社会中的核心价值。它以“公益属性”为底色,通过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医疗及适老化设计,为不同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高性价比服务;以“社区融合”为路径,打破机构边界,推动养老资源下沉;以“创新探索”为动力,引入智慧养老、时间银行等新模式,为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长桥经验”。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长桥街道敬老院将继续发挥公办机构“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同时探索“认知症友好社区”“家庭照护床位”等新服务,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贡献更多实践样本。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