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信息全展示!价格范围+地理位置+24小时联系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肿瘤发病率上升的背景下,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以“研究型医疗、精准诊疗、人文关怀”为定位,通过“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模式,为患者提供“疑难重症诊疗+生物医药转化”的全周期服务。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首家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其探索的“高博模式”正重塑肿瘤医疗生态。
区位与交通:自贸区内的医疗枢纽
医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台北东路170号,地处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区域,距地铁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北站仅5分钟步行路程,院内提供免费接驳车服务;周边覆盖浦东17路、外高桥3路、1031路等公交线路,直达第七人民医院、外高桥购物中心;3公里内覆盖第七人民医院曹路分院,5公里直达森兰绿地公园,形成“医养购娱”一体化生活圈。医院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一期开放床位406张,二期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后总床位将达700张。
专家团队:多学科协作的“抗癌智库”
医院汇聚国内外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包括院长李进教授(首席科学家)、名誉副院长韩宝惠教授等,组建由肿瘤科、放疗科、中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构成的MDT团队。针对复杂病例,团队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MDC)制定个体化方案:例如,晚期肺癌患者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中医调理及心理干预,治疗有效率提升40%,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医院年均入组临床试验患者200例,优先获得CAR-T、TCR-T等前沿免疫疗法试验资格,加速创新药物上市进程。
设备与技术:精准诊疗的“硬核支撑”
医院引进国际高端医疗设备,构建全流程精准诊疗体系:
诊断设备:PET-CT、3.0T磁共振(MRI)实现肿瘤早期精准定位;
治疗设备: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通过“螺旋断层+剂量雕刻”技术,将放疗副作用降低30%,适用于复杂解剖部位肿瘤;直线加速器支持图像引导放疗(IGRT),提高治疗精准度;
重症设备:ECMO(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紧急救治,ICU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1%;
康复设备:下肢康复机器人、情景互动康复系统针对术后患者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年均康复治疗量超10万人次,患者康复有效率达90%。
临床研究:创新转化的“加速引擎”
作为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聚焦肿瘤精准诊疗与新药研发转化:
研究平台:临床研究区配备-80℃超低温冰箱、生物样本库,年均开展新药临床试验15项,覆盖消化道肿瘤、肺癌等领域;
技术转化:通过AI技术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将1期研究成功率提升至近50%,方案设计周期缩短至1周;
国际合作:引入JCI国际医疗认证标准,提供中英双语服务,接入国际医疗保险直赔体系,为外籍患者及高端医疗需求者打造国际化就医环境。
智慧医疗:科技赋能的“全周期管理”
医院开发“高博健康”APP,支持家属远程查看护理记录、预约复诊及在线缴费;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睡眠质量,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医护端;引入5G医疗专网,实现远程会诊与智能监护。例如,一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通过个性化康复方案,3个月内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其康复数据通过APP实时同步至医护团队,确保治疗连续性。
人文关怀:有温度的“抗癌共同体”
医院提供一站式就医指导、照护协助、心灵关爱服务,定期开展“光之角”患友交流会、节日医患同心会等活动。心理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怀旧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中医科提供针灸、推拿等非药物干预手段,营养科根据治疗阶段定制餐食(如术后流质饮食、化疗期低菌膳食)。医院以“患者需求至上”为理念,构建了“医疗-心理-社会”全方位支持体系。
总结:肿瘤医疗创新的“高博范式”
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通过“顶尖专家+国际设备+科研创新”的组合,解决了肿瘤诊疗“精准度不足、创新转化慢、患者体验差”三大痛点。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更在于探索了一条“临床驱动创新、产学研医协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全球肿瘤患者贡献了“中国方案”。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