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颐年养老院电话查询,2025颐年养老院联系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州海珠区颐年养老院:老城核心区的品质养老新选择
在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路与石榴岗路交汇处,一座以“医养结合、文化养老”为核心理念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广州海珠区颐年养老院,正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适老化设施与多元化服务,成为海珠区乃至广州市养老服务的标杆。作为海珠区民政局重点扶持项目,该养老院自2018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长者超3000人次,2023年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其“小而美”的社区化养老模式,为都市长者提供了“不离老城、不离亲情”的安心选择。
广州颐年养老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西路37号
广州颐年养老院价格:5000-10000元/月(以院内报价为准)
一、区位优势:老城核心的便捷生活圈
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出行网络
颐年养老院坐落于海珠区赤岗板块,距离地铁8号线赤岗站仅800米,步行10分钟可达;周边覆盖130路、189路、252路等12条公交线路,方便家属探访及长者外出活动。对于依赖轮椅的长者,养老院提供免费接驳车服务,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医院、公园和商场。
医疗资源:15分钟急救响应圈
养老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急诊转诊时间缩短至8分钟。院内设有医务室,配备全科医生、护士和康复师,提供24小时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及常见病诊疗服务。2024年数据显示,院内长者年均就诊次数较居家养老下降62%,急诊转诊成功率达98%。
生活配套:烟火气中的品质生活
周边3公里范围内分布有丽影广场、珠影星光城等商业综合体,满足日常购物需求;步行15分钟可达海珠湖生态湿地公园,为长者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养老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菜市场签订合作协议,为长者提供优先配送服务,确保生活物资供应稳定。
二、硬件设施:安全舒适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建筑规划:无障碍通行设计
养老院主体为6层建筑,采用“回”字形布局,中央庭院设有遮阳连廊和休息座椅,确保雨天也能自由活动。全楼配备医用电梯(轿厢宽度1.6米),走廊宽度达2米,地面采用防滑地胶,墙面安装双层扶手(离地75cm/90cm),满足轮椅和助行器通行需求。公共区域设置无死角监控系统,紧急呼叫装置覆盖所有活动空间,确保长者安全。
居住空间:个性化适老改造
提供单人间(20㎡)、双人间(30㎡)和家庭套房(45㎡)三种房型,均朝南设计,采光充足。房间内配备可调节护理床、智能马桶、恒温淋浴系统及紧急呼叫按钮,家具采用圆角设计,避免磕碰风险。特别设置的“认知症友好单元”通过色彩分区、记忆墙和定向照明设计,帮助长者维持空间定向能力,2024年评估显示,该单元长者走失风险降低75%。
医疗设施:专业康复支持
院内设康复理疗中心,引进德国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日本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等设备,针对骨科、心脑血管术后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建立“远程康复指导中心”,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传输运动数据,专家在线调整训练强度,功能恢复率提升至85%。
公共空间:多元社交场景
20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区域涵盖文化活动室(书法、绘画、手工)、健身室(太极、瑜伽)、棋牌室及屋顶花园。文化活动室每周开设广彩制作、粤剧赏析等非遗课程,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屋顶花园种植香草和蔬菜,长者可参与种植、采摘,收获成果直供厨房,增强生活参与感。
三、服务体系:全周期健康管理与精神文化滋养
医疗护理:分级照护精准服务
实施“五级护理评估体系”,结合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等量表,为每位长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服务涵盖生活照料(饮食、洗漱、翻身)、医疗护理(打针、换药、吸氧)和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平衡训练),人员配比从1:6(自理型)到1:2(全护理型)不等。2024年第三方评估显示,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4%,压疮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
餐饮服务:营养与口味并重
由注册营养师根据长者健康状况设计餐单,提供低盐、低糖、高蛋白等10种特殊膳食,每日供应广式早茶(虾饺、肠粉、艇仔粥)和老火靓汤。厨房采用“明厨亮灶”设计,食材采购可追溯,留样保存48小时。针对吞咽困难长者,提供增稠剂和碎食加工服务,确保饮食安全。
文娱活动:代际融合与自我实现
与周边小学、幼儿园共建“银龄课堂”,每月开展“故事分享会”“手工工作坊”等活动,促进代际交流。设立“长者学院”,开设智能手机使用、摄影、英语等课程,帮助长者适应数字化生活。2024年数据显示,参与文娱活动的长者抑郁量表评分下降40%,社交活跃度提升65%。
智慧养老:科技赋能安全保障
部署AI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跌倒、滞留等异常行为,急救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30秒。为每位长者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和位置信息,数据同步至家属APP。院内设置智能药盒,到点自动提醒服药,减少漏服、错服风险。
四、价格体系:透明分层与普惠政策结合
基础费用:覆盖核心需求
床位费:单人间6800—8800元/月,双人间4800—6800元/月,家庭套房9800—12800元/月;
护理费:自理型1800—2800元/月,半失能3800—4800元/月,全失能5800—6800元/月;
餐饮费:1200元/月(含三餐两点及特殊膳食选择)。
增值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康复理疗套餐:800元/10次(含针灸、推拿、艾灸);
认知症干预课程:1500元/月(含音乐治疗、记忆训练);
智慧养老套件:智能手环+家庭终端押金2000元,月租金150元;
短期托养:300元/天(含护理、餐饮、活动)。
普惠政策:降低养老门槛
长护险补贴:失能等级3级以上长者护理费报销比例达80%;
户籍优惠:海珠区户籍长者享床位费500元/月补贴,归侨长者凭身份证明享总费用9折;
长期签约折扣:一次性签约1年享总费用95折,签约3年享9折;
公益床位:为低保、特困长者提供10张免费床位,优先安排认知症晚期患者。
五、社会价值:行业标杆与社区共建的双重担当
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作为广州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示范单位,颐年养老院参与起草《广州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其“认知症友好单元”设计被纳入广东省地方标准。2024年,该院与香港养老机构合作开展“粤港养老服务标准互认”试点,探索跨境养老服务新模式。
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养老团队
与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年均培养护理员200名,通过“师徒制”培训模式,确保新员工3个月内独立上岗。设立“养老护理创新奖”,鼓励员工研发适老化产品,2024年研发的“可折叠沐浴椅”获国家专利。
社区辐射: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
通过“时间银行”项目,鼓励健康长者为高龄长者提供陪伴服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医疗服务;设立“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周边居民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配餐和康复指导,年均服务超5000人次。2024年,该院与海珠区慈善会合作发起“颐年助老基金”,已筹集善款超200万元,用于资助困难长者入住。
结语:广州海珠区颐年养老院以“医养结合为基、文化养老为魂、智慧科技为翼”,构建起高品质、有温度的养老服务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让长者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专业照护,在文化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模式为城市中心区养老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有望引领行业从生存保障向品质生活升级,成为海珠区乃至广州市养老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