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大中医医院2025版攻略:价格表/探视路线/24h响应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当下,如何为长者提供兼具专业医疗与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作为宝山区医养结合领域的标杆机构,以“中医为本,医养共生”的理念,构建起覆盖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护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一、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与社区资源的双重赋能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坐落于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地处淞滨地区核心商圈,毗邻轨道交通3号线淞滨路站1号口,步行仅需5分钟即可抵达。这一区位选择既规避了市中心的喧嚣,又保留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周边10条公交线路(如90路、116路、719路)覆盖全域,自驾导航可直达院内免费停车场。医院周边医疗资源密集,1.2公里处即达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3公里内辐射第九人民医院北院,形成“三级医院兜底+专科医院支撑”的医疗保障网。此外,宝乐汇购物中心、永辉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步行可达,满足长者日常采购与休闲需求。
二、价格体系:透明化分层与个性化定制
医院采用“基础服务+分级护理”的收费模式,总费用区间为3150-10350元/月,费用构成清晰可追溯。基础费用包含床位费、膳食费及基础护理费:单人间床位费6500元/月,配备独立卫浴、中央空调及智能呼叫系统;双人间4200元/月,多人间3150元/月,均实现“一床一卫”标准。护理费按需分级,基础护理(协助洗漱、喂药)1500元/月,专业护理(慢病管理、康复训练)3000元/月。膳食费1200元/月,由注册营养师根据体质定制食谱,每周更新30余道菜品,涵盖低糖餐、术后流食等特殊需求。
三、服务特色:中医诊疗与现代康复的深度融合
医院以中医内科、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科为核心科室,形成“中医辨证+西医干预”的诊疗体系。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独创“一人一方”调治方案,通过中药汤剂、艾灸、穴位按摩等非药物疗法,有效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症状。康复中心配备红外线治疗仪、超声波设备及康复机器人,针对脑卒中、骨折术后患者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经3个月系统康复后,步行能力恢复效率提升40%。此外,医院与上海交大一附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疑难病例可实时对接三甲专家资源。
四、硬件设施:适老化设计与智慧养老的双重保障
医院占地面积5376平方米,设有162张护理康复床位,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及多人间。所有病房均采用无障碍设计,配备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防滑地胶及紧急呼叫装置。公共区域设置中央监护系统,实时监测长者心电、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异常数据30秒内触发报警并联动护士站。康复训练区配备上下肢康复机器人、平衡训练仪等设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日常生活场景,提升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此外,院内设有中医文化长廊、书画阅览室及多功能活动厅,定期举办八段锦教学、中药香囊制作等文化活动。
五、交通配套:立体化网络与人性化服务的无缝衔接
除地铁3号线外,医院周边公交线路覆盖宝山、虹口、杨浦三区,90路可直达吴淞客运中心,116路连接杨浦滨江区域。自驾患者可通过外环高速转同济路高架,导航终点设置为“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南门停车场”。院内提供电瓶车接驳服务,从地铁站至住院部全程仅需3分钟。针对行动不便长者,医院开通400-689-8629预约专线,提供轮椅租赁、陪诊服务及出院接送等增值服务。此外,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转诊绿色通道,确保突发疾病患者10分钟内转运至三甲医院。
六、预约通道:全流程服务与隐私保护的双重承诺
医院提供24小时热线400-689-8629,支持床位咨询、费用查询、参观预约及专家预约。线上渠道可通过官网“在线预约”板块或微信公众号“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服务号”提交申请,预约成功后,将由专属客服对接后续流程。到院参观需提前1天预约,参观时间为每日8:00-17:00,全程由专业导览员陪同讲解。医院承诺严格保护患者隐私,所有咨询记录均加密存储,未经授权不得外泄。
结语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以“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养老服务的内涵。从区位选址的精准把控,到价格体系的透明公开;从中医诊疗的特色优势,到智慧养老的技术赋能,医院始终以长者需求为核心,构建起“预防-治疗-康复-照护”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