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上海通大中医医院资讯手册:收费详情及联系途径全呈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扎根宝山的中医特色医疗综合体深度解析
在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一座融合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医疗技术的建筑静静矗立——上海通大中医医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所由上海长三角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以“传承中医精髓、创新医疗服务”为核心理念,逐步发展为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理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特色医院。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专家团队、技术设备、地理位置、咨询热线、收费标准、服务模式及社会影响等多维度,全面解析这家机构的真实背景与发展脉络。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一、历史沿革:从民营机构到区域医疗标杆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的前身可追溯至2018年4月2日成立的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由上海长三角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0%,法定代表人唐仁锋。医院选址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地处城市副中心区域,毗邻地铁3号线淞滨路站,周边公交线路密集,生活配套完善,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
股权结构与战略调整
2021年12月,医院完成股权变更,引入自然人股东黄帅杰、林长曦及唐仁锋,形成“国企控股+民营资本+专业管理”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这一调整不仅优化了治理结构,更推动了医疗资源的整合。例如,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曙光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定期邀请肿瘤科、骨伤科、老年病科等领域的专家坐诊,形成“名医领衔、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
发展里程碑
2018年:医院正式成立,获批营利性医疗机构资质,开设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基础科室。
2021年:完成股权变更,引入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启动“中医辨证调治(一人一方)”项目。
2024年:申请“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康复医学科年接诊量突破5000例。
2025年:床位扩增至162张,日均门诊量超300人次,服务范围覆盖宝山区及周边区域。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二、学科建设: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以中医为根基,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涵盖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四大板块。其学科设置既保留传统中医精髓,又融入现代医学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 核心科室与特色技术
中医肿瘤科:采用“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结合中药汤剂、针灸、艾灸等手段,辅助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与放化疗副作用缓解。例如,针对肺癌患者,科室研发“扶正祛邪方”,通过黄芪、党参等药材提升免疫力,同时配合艾灸足三里穴缓解恶心呕吐。
中医骨伤科:开展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中药熏蒸等传统疗法,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骨病提供个性化方案。科室特聘非遗传承人,将“火针疗法”“竹罐疗法”等民间技艺纳入诊疗体系,相关技术已列入上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
康复医学科:配备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速肌力训练系统、高压氧舱等设备,结合中医推拿、运动疗法,为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复合康复方案。数据显示,该科室神经康复有效率达85%,疼痛管理年接诊量超5000例。
针灸推拿科:提供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服务,纳入医保结算范围。科室创新“季节性灸疗”模式,如“三伏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阳春暖灸”调理过敏性鼻炎,形成区域性品牌效应。
2. 预防保健与慢病管理
医院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于服务全流程,推出四季养生膏方、亚健康调理套餐等预防性产品。例如,针对高血压患者,科室定制“天麻钩藤膏”,结合饮食指导与运动建议,形成“药物+生活方式”的干预模式。医院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2024年累计覆盖社区居民超2万人次。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三、专家团队:名医领衔与民间技艺的双重保障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的医疗团队由“三甲医院专家+民间传承人+中青年骨干”构成,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度结构。
1. 三甲医院合作专家
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曙光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邀请肿瘤科赵国定教授、骨伤科陈兆祥教授等区域名中医定期出诊。例如,赵国定教授团队将“扶正解毒法”应用于肿瘤治疗,通过中药复方联合免疫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2. 民间技艺传承人
医院特聘多位非遗传承人,如“火针疗法”第五代传人李某某,其独创的“三才火针术”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疗效显著。科室还引入“竹罐疗法”“雷火灸”等民间技术,丰富治疗手段。
3. 中青年骨干团队
医院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师承制”“轮岗制”提升医师综合能力。例如,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某某曾赴日本进修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推拿形成“机器人训练+传统针灸”的复合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四、技术设备:传统诊疗与智慧医疗的协同创新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医疗设备,形成“中医诊断+西医检测”的互补体系。
1. 传统诊疗设备
中医四诊仪:通过舌象、脉象、面象分析,辅助医师辨证施治。
中药熏蒸机:采用智能温控技术,精准控制药液温度与蒸汽量,提升骨伤科治疗效果。
艾灸治疗仪:结合红外线与磁疗,增强艾灸渗透力,适用于慢性胃炎、关节炎等疾病。
2. 现代医疗设备
DR放射设备:用于骨折、肺部疾病的快速诊断,与中医手法复位形成闭环。
彩色超声诊断仪:评估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病症,为中医调理提供客观依据。
智能康复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运动数据,调整训练强度,提升康复效率。
五、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管理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构建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理疗”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管理。
1. 个性化诊疗方案
医院推行“一人一方”模式,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现代检测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针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科室联合营养科、康复科制定“药物+饮食+运动”的综合计划,2024年中药处方量突破15万剂。
2. 智慧化健康管理
医院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并通过APP推送健康建议。例如,高血压患者佩戴智能手环后,系统可自动分析血压波动规律,提醒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3.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医院设有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师为肿瘤患者、慢性病患者提供情绪支持。病房采用家庭式设计,配备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等设施,提升患者居住舒适度。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总结: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曲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的成长轨迹,是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在中医领域探索创新的缩影。从2018年的初创企业到2025年的区域医疗标杆,其成功源于对中医文化的坚守、对现代技术的融合,以及对患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这所医院将在中医特色医疗领域书写新的篇章。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