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品质之选!上海宝济护理院2025费用公开+照护服务+参观地址实践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宝济护理院:医养融合的都市养老新标杆
在老龄化加速的上海,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向。作为宝山区规模领先的综合性护理机构,上海宝济护理院凭借国企背景的资源整合能力、三甲医疗的技术支撑以及适老化设计的空间规划,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都市养老领域的标杆机构。本文将从机构背景、地址指南、咨询热线、服务模式、设施环境、收费标准等维度展开详细解析,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家庭提供全面参考。

上海宝济护理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宝济护理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
国企基因与市场化运营的融合创新
上海宝济护理院隶属于上海红星连锁养护机构,其运营主体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宝山区国资委通过红星连锁间接持股。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国企在资源调配、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又通过市场化运营激发了机构活力。例如,护理院与华山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三甲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开辟重症患者30分钟绿色转诊通道,同时引入日本介护技术,将褥疮发生率连续三年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体现了“规范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运营特色。
作为上海市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宝济护理院以承接大型医院长期照护压力为核心定位,服务对象涵盖术后康复者、慢性病管理人群、失能失智老人等六大群体。其母公司红星连锁养护集团旗下管理7家养老机构,形成覆盖护理院、养老院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确保服务标准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

上海宝济护理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宝济护理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
黄金区位与生态疗愈的双重优势
护理院坐落于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毗邻地铁3号线宝杨路站,步行仅需5分钟,周边覆盖宝山2路、711路等10余条公交线路,形成“地铁+公交”立体交通网。院区半径3公里内分布宝杨宝龙广场、友谊公园及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满足长者购物、休闲与观景需求。
建筑空间采用现代欧式风格,绿化覆盖率达60%,院内绿树成荫、四季花香,与毗邻的泗塘河生态景观带形成天然氧吧。公共区域设康复训练中心、阳光房、书画室及影视厅,室外花园步道串联景观凉亭,配备太极推手器、上肢牵引器等适老化健身器材,构建“治疗—康复—社交”一体化场景。居住单元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及多人间,均配备独立卫浴、医用护理床及智能呼叫系统,单人间额外增设中央空调、阳台及家庭式装饰,卫生间防跌扶手间隔精确至45厘米,淋浴区水温恒定控制系统误差不超过0.5℃,细节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上海宝济护理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宝济护理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
分层分类的服务体系与专业团队支撑
宝济护理院以“医疗+康复+养老”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构建分层分类的服务体系:
基础生活照护:提供24小时生活护理服务,涵盖穿衣、洗漱、用药提醒等日常照料,响应时间≤3分钟;
专科照护支持:针对失能老人提供翻身拍背、鼻饲管理等服务,配备防走失手环实时监测活动轨迹;
认知症干预:设立认知症专区,采用荷兰Hogewey模式,通过怀旧音乐、芳香治疗及五感刺激疗法延缓病情发展;
文娱活动丰富:公共区域设怀旧主题厅、声控KTV室及书法创作空间,定期举办书法班、合唱团、园艺疗法课,组织外滩写生、辰山植物园赏花等活动,满足长者精神文化需求。
护理团队持证率达100%,90%成员拥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并定期接受三甲医院培训。例如,针对术后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通过电动起立床、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等设备提升功能恢复率;针对认知症患者开展怀旧疗法课程,降低焦虑感。护理院首创“家属-机构-长者”三方共治模式,每月举办开放日邀请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开通微信健康档案供子女随时查看活动照片,增强服务透明度与家庭参与感。

上海宝济护理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宝济护理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
智慧化设施与安全防护的全面升级
宝济护理院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安全性与便捷性:
智能监护系统:公共区域设置中央监护屏,实时显示长者心率、血压等数据,异常情况30秒内触发警报;居住单元配备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装置,降低意外风险;
无障碍设计:全院铺设防滑地胶,走廊配备双层扶手,卫生间设置紧急呼叫装置,确保长者行动安全;
生态适老化环境:院内20000㎡园林配备康复步道、园艺疗愈区及景观凉亭,满足长者散步、观景需求,同时通过绿植净化空气,营造健康居住环境。

上海宝济护理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宝济护理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868弄2号
总结:重新定义都市养老的服务标准
上海宝济护理院以国企背景为基石,以三甲医疗资源为支撑,通过适老化设计、全周期照护与智慧化设施,为长者提供了安全、舒适、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空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