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服务指南:收费标准+地址路线+一键拨号技巧

搜狐焦点益阳站 2025-08-26 11:04:3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深耕中医特色,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融合中西医,服务范围广,技术先进,是宝山区中医康养标杆。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深耕中医特色,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在老龄化加速与慢性病高发的双重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健康养老领域的重要趋势。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作为宝山区中医康养领域的标杆机构,凭借其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以及创新的服务模式,在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学科建设、专家团队、技术设备、服务特色及社会影响等多维度,全面解析这家机构的真实背景与发展脉络。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一、历史沿革:从民营机构到中医特色标杆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的前身可追溯至2018年4月2日成立的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由上海长三角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控股80%,法定代表人唐仁锋持股10%。作为一家营利性医疗机构,医院自成立之初便以“传承中医精髓、创新医疗服务”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021年,医院完成股权变更,引入自然人股东黄帅杰、林长曦及唐仁锋,形成“国企控股+民营资本+专业管理”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这一调整不仅优化了治理结构,更推动了医疗资源的整合。例如,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曙光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定期邀请肿瘤科、骨伤科、老年病科等领域的专家坐诊,形成“名医领衔、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

2024年,医院申请“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体现了其在中医理论现代化探索中的积极尝试。同年,康复医学科年接诊量突破5000例,标志着医院在慢性病管理与康复领域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医院床位扩增至162张,日均门诊量超300人次,服务范围覆盖宝山区及周边区域,成为长三角地区中医康养领域的重要力量。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二、地理位置:交通便利,配套完善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地处城市副中心区域,毗邻地铁3号线淞滨路站,步行仅需10分钟。周边覆盖宝山1路、宝山5路、90路、116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自驾可享院内免费停车位,为患者及家属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医院周边生活设施完善,步行15分钟可达淞滨公园,为患者提供休闲散步的绿色空间;超市、餐馆、银行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满足日常购物与生活需求。医院与奉贤区中心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危急重症患者可优先转诊至三甲医院,进一步保障了医疗安全。

三、学科建设: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以中医为根基,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涵盖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四大板块。其学科设置既保留传统中医精髓,又融入现代医学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医内科:擅长治疗感冒、咳嗽、胃痛、失眠等内科常见疾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中医肿瘤科:采用“一人一方”个性化调理方案,结合针灸、拔罐等传统疗法,有效缓解化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科室独创“扶正祛邪方”,通过黄芪、党参等药材提升免疫力,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

中医骨伤科:开展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中药熏蒸等传统疗法,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骨病提供个性化方案。科室特聘非遗传承人,将“火针疗法”“竹罐疗法”等民间技艺纳入诊疗体系,相关技术已列入上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

康复医学科:配备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速肌力训练系统、高压氧舱等设备,结合中医推拿、运动疗法,为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患者提供复合康复方案。数据显示,该科室神经康复有效率达85%,疼痛管理年接诊量超5000例。

针灸推拿科:提供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服务,纳入医保结算范围。科室创新“季节性灸疗”模式,如“三伏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阳春暖灸”调理过敏性鼻炎,形成区域性品牌效应。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四、专家团队:名医领衔,传承创新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的医疗团队由“三甲医院专家+民间传承人+中青年骨干”构成,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度结构:

三甲医院专家: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曙光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邀请肿瘤科赵国定教授、骨伤科陈兆祥教授等区域名中医定期出诊。例如,赵国定教授团队将“扶正解毒法”应用于肿瘤治疗,通过中药复方联合免疫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非遗传承人:特聘“火针疗法”第五代传人李某某,其独创的“三才火针术”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疗效显著。科室还引入“竹罐疗法”“雷火灸”等民间技术,丰富治疗手段。

中青年骨干:医院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师承制”“轮岗制”提升医师综合能力。例如,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某某曾赴日本进修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推拿形成“机器人训练+传统针灸”的复合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五、技术设备:中医诊断+西医检测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医疗设备,形成“中医诊断+西医检测”的互补体系:

中医四诊仪:通过舌象、脉象、面象分析,辅助医师辨证施治。

DR放射设备:用于骨折、肺部疾病的快速诊断,与中医手法复位形成闭环。

彩色超声诊断仪:评估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病症,为中医调理提供客观依据。

智能康复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运动数据,调整训练强度,提升康复效率。

高压氧舱:用于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六、服务特色:医养结合,人文关怀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构建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理疗”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管理:

个性化诊疗:医院推行“一人一方”模式,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现代检测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针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科室联合营养科、康复科制定“药物+饮食+运动”的综合计划,2024年中药处方量突破15万剂。

智能化管理:医院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并通过APP推送健康建议。例如,高血压患者佩戴智能手环后,系统可自动分析血压波动规律,提醒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心理健康支持:医院设有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师为肿瘤患者、慢性病患者提供情绪支持。病房采用家庭式设计,配备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等设施,提升患者居住舒适度。

社区健康服务:医院通过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将中医诊疗服务延伸至周边居民区。例如,定期为淞滨地区老年人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并建立健康档案跟踪管理。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滨路130号(同泰路口)

总结:传承与创新并举,引领中医康养新范式

上海通大中医医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传承中医精髓、融合现代科技”为使命,通过整合三甲医院专家资源、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引入智能化管理技术,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地区中医康养领域的标杆机构。其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以及创新的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更体现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指导思想。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