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普惠养老新模式!透明化收费+详细地址+预约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市核心区的养老服务标杆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一座以“社区嵌入式养老”为核心的服务机构——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适老化设计,成为都市养老服务的典范。作为浦东新区民政局直属的公办养老机构,该中心以“安全、舒适、有尊严”为服务理念,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引入智慧化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活照料与精神关怀。本文将从机构背景、地址定位、联系方式、价格明细、设施环境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家庭提供全面参考。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电话:400-689-8629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211弄12号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价格:3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区位优势:核心地段的便利生活圈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坐落于浦东新区浦建路211弄12号,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世博文化公园辐射圈的交汇处。这一区位不仅享有都市核心区的便捷交通,还规避了过度喧嚣的环境。中心距离地铁4号线塘桥站仅数百米,周边覆盖南泉路浦建路、蓝村路南泉路等10余个公交站点,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极大便利了家属探访与长者外出活动。
生活配套方面,中心周边环绕沃尔玛超市、塘桥公园及多家银行,满足日常采买、休闲娱乐及金融服务需求。医疗资源上,毗邻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三甲医院,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机制,为长者提供紧急医疗保障。中心与周边社区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辐射3个街道、12个社区,服务范围覆盖超2万名老年人,成为区域养老服务的重要枢纽。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电话:400-689-8629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211弄12号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价格:3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功能布局:适老化设计与安全保障并重
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40张,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及四人间,所有房间均采用无障碍设计。单人间配备独立卫浴、智能护理床及紧急呼叫系统,双人间增设分体空调与隐私隔断,四人间提供独立储物柜及适老化扶手,满足不同长者的居住需求。
公共区域方面,中心设有500平方米的医疗康复区,配备德国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等设备,帮助长者恢复肢体功能;多功能活动厅配备高清投影仪与环绕音响,用于电影放映、健康讲座及节日联欢会;图书阅览室藏书超千册,涵盖养生、历史、文学等领域,丰富长者的精神生活。
安全设施上,中心覆盖智能安防系统,实时监测公共区域活动轨迹;房间内配备防滑地板、适老化家具及紧急呼叫按钮,确保紧急情况3分钟内响应。2025年新增的毫米波雷达防跌倒监测系统,将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为长者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电话:400-689-8629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211弄12号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价格:3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服务特色:精细化照护与智慧化赋能
中心以“医、养、康、护”四位一体为核心,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长者,提供分级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为生活自理长者提供健康监测、用药提醒及基础生活协助,每日加收护理费80元;
专业护理:针对失能、半失能长者,提供翻身、喂食、排泄管理等24小时照护,护理费每日150-250元;
特殊护理:为认知症、气管切开等特殊需求长者,配备智能定位手环与环境安全改造,护理费每日400元,另收认知症照护费600元/月。
智慧化技术是中心的一大亮点。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护理记录全程可追溯,家属可通过APP查询用药明细、活动参与情况及护理视频;智能步态训练仪、等速肌力训练系统等设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步行、平衡训练场景,提升康复效果。中心与上海市长护险政策衔接,符合条件的长者可申请护理补贴,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
社区联动:多元服务延伸养老半径
中心不仅服务于入住长者,还积极拓展社区养老功能。社区食堂向周边居民开放助餐服务,日均供餐量超500份,提供糖尿病餐、低盐餐等8类食谱;老年大学与社区学校合作开设书法、摄影、智能手机课程,年均参与人次超2000;志愿者服务与高校、企业共建基地,年均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形成“机构-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服务网络。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电话:400-689-8629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211弄12号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价格:3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总结:都市养老的新范式探索
塘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区位资源整合、适老化设计深化及智慧化技术赋能,构建了“安全、舒适、有尊严”的都市养老新模式。其精细化分级护理、多元化社区服务及智能化管理实践,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为中国都市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