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版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全貌呈现!费用清单+地址导航+全天服务热线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社区养老的标杆实践与多元服务探索
徐家汇街道敬老院作为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凭借其独特的运营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的标杆机构。这家由街道、国企与民企三方共建的公办养老机构,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构建了覆盖生活照护、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为周边社区长者提供了安全、舒适、有温度的晚年生活环境。本文将从机构背景、地址指南、咨询热线、服务模式、设施环境、收费标准等维度展开详细解析,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家庭提供全面参考。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凯旋一村21号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价格:4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三方共建的运营模式:公益属性与市场效率的平衡
徐家汇街道敬老院成立于2000年,是徐汇区首家由街道、国企与民企共同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其运营模式以“政府托底+企业运营”为核心,既保留了公办机构的公益属性,又通过市场化机制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
政府角色:徐汇区政府通过提供场地、初始建设资金及运营补贴,确保机构普惠性床位占比不低于60%,重点服务中低收入家庭及高龄、失能长者。同时,政府协调中山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机构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实现“院前急救-院中治疗-院后康复”无缝衔接,为长者健康保驾护航。
国企资源整合:上海新徐汇(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国资背景,统筹医疗、物业、供应链等资源,优化服务链条。例如,与华东医院开展认知症双向转诊,提供术后专业康复支持;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适老化家具成本20%,物业维修响应时间缩短50%,确保服务高效性。
民企专业运营:上海乐亲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引入绩效考核、技能培训等市场化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与服务效率。机构护士与患者配比达1: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护理记录存证,家属可实时查询用药明细与康复视频,增强服务透明度。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凯旋一村21号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价格:4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空间设计与功能分区:适老化与人性化的深度融合
敬老院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涵盖单人间、双人间及多人间,核定床位200余张,满足不同长者的居住需求。
居住空间:单人间配备独立卫浴、智能床垫及30平方米会客区,适合对隐私要求较高的长者;双人间增设隔音帘与分区照明,兼顾私密性与互动性;多人间采用无高差地面、圆角家具与防滑地砖,确保行动安全。全屋覆盖免费Wi-Fi,支持远程医疗会诊;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护理站,实现健康管理智能化。
公共区域:二层设康复训练室,配备下肢功率车、平衡训练仪等专业器械,由康复师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三层为多功能活动室,支持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定期举办集体生日宴、邻里节等主题活动,增强长者归属感;屋顶花园种植驱蚊植物与芳香花卉,设休闲长椅与遮阳伞,供长者散步休憩,形成“闹中取静”的养老环境。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凯旋一村21号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价格:4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服务特色:全周期照护与社区联动的创新实践
敬老院以“全龄化、专业化”为服务理念,构建了覆盖生活照护、健康支持、精神文化、社区融合的四维服务体系。
分级护理体系:根据长者活动能力划分自理、半护、全护、特护四级,提供穿衣、洗漱、如厕等基础生活协助,以及24小时翻身护理、压疮预防等专项服务。例如,针对失能长者引入“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认知与运动功能训练;认知症专区采用“认可疗法”,通过音乐、绘画等非药物干预延缓认知衰退。
文化娱乐服务:开设“银龄学堂”,提供智能手机培训、英语角、书法班等课程,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组建“徐家汇故事会”,邀请长者分享城市记忆,增强社会参与感。机构还与周边社区共建“银龄互助”项目,鼓励低龄长者参与志愿服务,延续社会角色。
社区融合服务:作为徐家汇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核心载体,敬老院突破传统机构边界,为周边1公里内居家长者提供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年均服务超2万人次;日间照料中心设20个日托床位,提供午餐、午休及社交活动,收费120元/天,满足短期托养需求。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电话:400-692-6120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凯旋一村21号
上海徐家汇街道敬老院价格:4000元/月起(以院内报价为准)
总结: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样本
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的实践表明,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需兼顾公益属性与市场效率。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机构既保留了公办机构的普惠性,又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